日式 / 原木 / 设计 /境远
家庭不仅是舒适的住宅
是工作之余休息的地方
而首先是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场所
本案位于上海浦东的180平米四室住宅,业主是幸福的一家三口,女儿正是上大学的年纪。计划保留四个房间,对储物需求较多。
在分析房子结构和业主需求后,设计师将原来的四房改为两房,拆除原书房释放空间,将次卧改为书房,利用南阳台采光。原书房位置改为带西厨和岛台的开放式餐厅,邻近中式厨房,拉近餐厨动线距离的同时避免油烟。
减少一间房打造开放餐厅业主出乎预料的喜欢,打破了他们前期对房屋改造的认知。
地址:上海浦东新区
面积:180㎡
户型:四房两厅
风格:日式原木
户型图
【改造前】
①入户空间未设隐私屏障,缺乏层次划分,影响居住私密性。
②餐厅面积受限,空间感受狭窄,需优化以提升餐饮体验。
③厨房面积虽足,但布局曲折,不利于功能区域的有效划分与高效利用。
【改造后】
①全屋功能区划定,全面融入定制橱柜收纳系统,并规划双衣帽间于书房旁及次卧,优化储物与更衣体验。
②书房与餐厅融合为开放式餐厨空间,促进互动,提升空间利用率。
③沙发后房间采用半开放设计,增强空间通透性与视觉延伸。
④客厅区域规划宠物专属区,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。
入户区设悬浮座椅便于换鞋,木栅栏隔断避免直视客厅,也能作为玄关的端景,同时融入储物功能,提升空间利用率与隐私保护。
玄关至客餐厅过渡自然,视觉与动线流畅,保持空间开放同时凸显玄关特色。天花原木顶板贯穿餐厅与书房,增强空间连续性与整体性。
客厅的原始户型呈微喇叭型,空间开阔,与南阳台相邻采光充足。业主一家平时爱好阅读,需要储物空间,采取去电视化设计,增加橱柜与开放书架,用定制柜墙面填补倾斜角度使客厅更加规整。
客厅沙发背对半开放书房,促进空间流动互通。角落设宠物区,猫咪也有自己的专属空间。背景墙采用木饰面,提升自然氛围与空间质感。
阳台与客厅以四联动玻璃移门隔断,保持功能独立同时促进视觉通透。客厅采用原木色与米白配色,营造温馨舒适氛围。
去电视化客厅,墙面上方悬空橱柜,右侧一门到顶,左侧开放书架;下方地台与台面展示装饰品和放置小物件。
餐厅布局,通过拆除书房两面非承重墙,释放空间以扩展餐厅区域,形成开放式餐厨一体化设计。留下承重柱,融入岛台布局或作为空间界定元素,餐厅至书房通道-岛台旁直接过渡,强化空间流动性与实用性。
承重柱整合为岛台设计,台面下巧妙嵌入餐桌一角,利用透明亚克力板实现悬浮视觉效果。柱体以大理石包裹并增设置物架,美化空间又增强储物功能。
岛台旁墙面定制餐边柜,原木与白的组合呼应整屋的主调,吊柜+开放格+中空操作台满足多样化储物需求。
书房由次卧转变而成,空间规划实现二分布局,而功能需求则细致划分为三,展现出高度定制化的空间利用效率与设计灵活性。
休憩区打造日式榻榻米,还能兼做茶室,藤编蒲团与实木小茶几,惬意的小氛围这就来了。两边藤编网格拉门透气不透物,上下橱柜储物量满满~
办公区域进一步细化功能布局,一侧精心配置钢琴与展示柜,不仅满足了工作需求,也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与独特的审美体验。
一面办公区,悬空书桌+墙面洞洞板,超大台面办公学习都能满足,台下超大空间腿再长也放得下。书房与客厅打掉半墙换上玻璃隔断,补充采光增加空间通透感。
从厨房视角出发,餐厅与客厅区域实现了视野上的无界融合,整体空间呈现出高度的互通性与连贯性,正是对空间流动与开放的精准把控与巧妙营造。
原厨房阶梯式,改造后巧妙地将储藏区与烹饪区进行分隔,同时两者均遵循L型布局原则,以最大化利用空间资源,确保操作流畅与储物便捷。
主卧套房设计,原本的面积是四个房间中最大的,从四角中将与书房接壤的一角划出卧室作独立储藏室。
床尾配置整面衣柜,不仅满足储物需求,更延伸出悬浮式台桌,巧妙连接飘窗区域,实现空间功能的流畅过渡与拓展。
床头背景墙分割设计,下半墙融合原木靠背组合悬浮床头柜,上方定制超薄储物柜,精细规划每一寸空间,
次卧布局秉持简约理念,以卧床为核心占据主要区域,衣物收纳则通过独立规划的系统进行规整,确保空间利用与功能分区。
日式半透原木移门通往次卧女儿房的专属衣帽间。衣帽间借用主卫生间部分面积,大小与主卫相当,衣物鞋包都有自己的小房间,也不破坏次卧的整洁观感。
卫生间干湿分离,壁龛设计优化收纳,提升功能性与美观度。